欢迎光临
手机网站 | 联系我们:0512-69370785 | 加入收藏
  • 公司动态

    苏州民企抢“海水淡化”制高点

    2012-12-19 09:38:32
     
     
         
     
    “海水淡化”对于以水闻名的苏州而言,好像比较远。大部分市民也只是偶尔听说过这一名词。不过,近日在天津举行的国家“海水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”揭牌仪式上,大家却看到了苏州民企的身影:。

      ■淡水稀缺是一场未知的“灾难”

      海水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于去年,曾于今年一月份在云南腾冲举办过一场成立大会,会议结束后的合影照,则被苏州津泰海洋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许学文摆在了办公室橱窗*显眼的位置。“联盟里几乎都是北方企业,”许学文说,“相比南方,北方的城市都极度缺乏淡水,上个世纪提出的'南水北调'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。”他告诉记者,如今河北省的地下水已严重超采,如果要靠水源的自然回灌(即水从地表等处回灌至地下含水层)来填补这一空缺,可能得等上200年。北京、天津亦是如此,各地因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大面积沉降的现象屡见不鲜。“以前打一口井只要挖个十几米,现在得靠机器挖上千米。”许学文略显沉重地说。

      那南方的淡水资源充足么?众所周知,中国南部地区降雨相对充足,再加上太湖、长江等江河湖泊的鼎力支持,当地老百姓唯一的感触或许是自来水价格的上调。“其实,中国有70%的城市是缺水的,”许学文叹了口气,“按国际标准计算,中国的人均淡水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。 ”

      他解释说,地球上有97.3%的水为海水,而人们可以使用的淡水,只占全球2.7%淡水中的0.3%,“日本也是缺乏淡水的国家,他们会把所有的降雨都收集起来。 ”不过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城市,降雨在经过简单处理后便直接排走,缺乏雨水收集的规划。

      如此看来,淡水稀缺为全球化的问题。而我国大部分沿海城市,因海水无法直接使用,亦加入到“缺水大户”的行列中。“现在国内也涌现出不少海水淡化的势头,大家都希望利用海水淡化来解决淡水稀缺的问题,”但许学文却表示,无论是产业设备还是核心技术,我国相对国际水平仍旧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。

      ■抢占海水淡化领域的未知高地

      “国内海水淡化的问题一部分在装置上,另一部分在反渗膜。 ”许学文说,海水淡化的方法很多,反渗透法因为节能,美日等发达国家自1974年便将发展重心转向至此,其核心技术便是制作高档的反渗膜。而据对方透露,我国的反渗膜寿命不到国外的十分之一。

      无论是核心的膜,还是整体的装备,或是对海水整体运营的经验,国内还是相对落后一些。许学文称,之所以海洋局海水淡化研究所这次将大伙儿集合在一起组成联盟,就是希望能够依靠团结的力量,在海水淡化方面能与国外形成竞争的格局。这也是为何联盟内没有一家外资企业。

      谈起反渗透法的成本,许学文用了七个字的回答:贵!非常贵!相当贵!他告诉记者,海水淡化后的水其实也要分成两种:生活用水和城市饮用水。前者用于冲厕所、拖地等,指标和成本都相对较低;后者供人饮用,理化指标、口感等指标更为严格,故对工艺水平有更高要求。据他分析,假如现在大家使用的普通水为每吨3元左右,那依靠海水淡化的水,即使不含任何附加费用也至少在5元/吨,“迪拜的自来水就来源于反渗膜,那儿水的成本真的要比油还要高了。 ”目前,国内在海水淡化的产业只有个雏形。

      “负责海水淡化的企业基本都集中在天津,”许学文说,“我们想借助这一机会,并利用我们原有的产品技术和相关的人脉关系,早日站上海水淡化的战略高地。 ”就好比20年前的互联网业、10年前的光伏电池业,尽管在刚起步时大家也有太多的茫然,但*终大部分企业都成为了行业内的巨头。“加入海水利用联盟的这些企业,就是那一颗颗满载希望的种子,包括我们在内。 ”

      许学文透露,公司以生产海上设备为主,在其下便有一个关于“海水淡化”的子课题。“当联盟方得知这一情况后,就来邀请我们,我们自然十分顺当地加入了。 ”

      ■海水卷起的产业链拥有未知能量

      海水淡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工业、农业、居民生活等方面的用水难问题。殊不知海水淡化只是“海水利用”这条未知新兴产业链的起点,当“制取化学原料”、“综合运营”与之相结合,三环相扣才能迸发出该产业*大的潜在能量。

      化学原料来自于海水中自带的钾离子、钠离子、镁离子等金属元素。许学文表示,除了被淡化后的纯水(蒸馏水)可以用来利用,余下的“浓缩海水”可作为工业盐场的原料。将它们与工业生产的纽带系起来,并产生效益的过程,就是综合运营。

      “浓缩海水常被认为是海水淡化后的下脚料,按照国际规范不能随意排入海里,避免造成二次污染。 ”许学文说,这是因为普通海水的盐度在3%,但浓缩海水为26%~30%,已接近饱和食盐溶液,“这里头暗藏的经济效益可见一斑”。

      据介绍,传统意义上制盐(工业盐)采用的是晒盐法,其耗费一亩地、一年时间能产生的效益,约为两元,这与地本身的价值相差甚远。“但如果将海水淡化与制盐相结合,开辟一条崭新的产业链,即海水进来,淡水出去,剩下的浓缩海水成为制盐工业的原材料,就能充分发挥出产业链的效能,降低两个行业的成本。 ”许学文笑着回答记者。

      至于如何让这条产业链从雏鸟成长为雄鹰,把新兴行业拓展出来,许学文认为必须依托政府的配套产业政策,“海水淡化所制成的淡水的成本很高,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,是不可能进入商业应用的。 ”他说,一定是从国家产业的高度对海水淡化、海水利用进行一种政策性的扶持,产业链才能壮大。

      另外,*的引领也不可或缺,目前该企业在天津的国家海水淡化所。但许学文告诉记者,由于该联盟刚成立,对于海水利用产业的整体构架、思路还不是非常明晰。“我们下一步做什么,需要看国家的具体规划,所以我更无法回答你‘怎么去做’,‘会产生什么结果’,”许学文对记者笑了笑,“不过我可以告诉你,今年在青岛可能就会有一个‘海水淡化’工程,因为按照初步规划的要求,国内沿海城市的海水淡化用水,需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数值。 ”

    留言
    张龙庭
    谷瀑服务条款》《隐私政策